过度解读

2021/07/30 约 3890 字 思想

可能过时的信息

你正阅读的文章的发布日期距今已经有 1232 天了,其中的部分信息、个人观点或者措辞习惯等可能已经发生改变,因此仅供参考,请酌情阅读。

过度解读也许是人间最为普遍的演绎形式,许多人愿意用感性的视野来看待自己与自己周遭的事物。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解构主义之言「诠释无边界」,但过度解读却依然普遍地存在着,丝毫不受任何思想的干扰。而这样的一种存在,虽普遍认同,但依然有可能矛盾重重。

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讲「以我观物,物皆著我色彩」,体现了感性认知的基本特征。很多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都能够领悟到,自己心情好的时候,几乎什么都是好的;心情不好的时候,几乎什么都是不好的。唯独绝对的事物能够在不同的情绪空间中保持其本身的绝对性,但我们的生活中,恐怕除了某些教条和法律,没有什么是绝对的,因而感性认知是普遍存在的。

但,上述只是一种普遍情况。其实,我们在无论什么心情下,都会解读出只发源于自己所认为正确的一方面的观点,这也是感性认知的特点。并不是说,因为我的心态平和,或者心态暴躁,就会解读出截然相反的结论。人在不同情况下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不一样,这是因为人在思考时不仅要考虑事物本身,还要考虑与事物牵涉到的人和其它事情。因而,感情不同,态度不一样,解读出的东西就不一样,也并不是绝对的。

但是事实就是事实,对于一个确定的事实,如果解读出了不同于其本身的结论,就会被认定为是错误的(incorrect)。错误这个词语是完全否定的意思,否定了你的观点和你的思想,是不可以被他人所接受的。但是在这个错误认定途中,却有很多人放弃了感性背后的理性,开始了诡辩。例如,1+1=2,这是 100% 的真理。

  • 有的人会说:「也许,在另一个计算系统中,这个式子并不成立,你怎么可以说它是 100% 真理呢?」
  • 有的人会说:「你如何证明它?任何不能被证明的,都不可以被认为是真理。」

等等。你甚至有可能此时此刻就觉得它们有道理,这也更加说明了我们在写议论文时为自己假想一个论敌的重要性。其实有很多人都不喜欢去肯定别人的观点,认为自己的肯定是十分值钱的东西,认为自己肯定太多会显得「太过于随意」,但实际上自己根本没有达到这个水准。

第一条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证明,很明显属于诡辩的范畴。 说话者本身有可能根本不了解「另一个计算系统」到底意味着什么,但就是不愿意承认这是 100% 真理。这句话严格说来并没有错误,我们可以定义「1+1=?」,但是他忽略了本次对话的一个前提:我们承认了 1+1=2。我们为什么要承认它?因为这是当今世界上的最普遍的公理。难道因为它最普遍就认为是 100% 对的吗?是的。首先要明确我们承认一样东西是正确的(correct) 的原因是什么。

为什么 1+13?因为人类没有让他等于 3 的需求。人类创造出当今的四则运算,就是为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。为什么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放到一起就变成三个苹果了?为什么要规定 1+1=3?当这样做显得十分多余而没有必要时,我们就把唯一满足我们需求的情况称为是正确的、标准的。因而这个「计算系统」,本质上只是一个被捏造出来看似有力的论证手段而已。

第二条则属于自我封闭类型。Amish 不愿意接受科学,本质原因也有可能是这样的。如果一个人坚决抵抗被说服,那么实际上你是说服不了它的。《谏太宗十思书》中道:「虽董之以严刑,振之以威怒,终苟免而不怀仁,貌恭而不心服」。人的内心不服气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,因而这样的人几乎是无法被说服的。是啊,1+1=2 怎么被证明?你只能说,这是规定。在这之后,他们大概依然会选择不相信,或者转变为第一种人。

沟通

沟通的根本目的是传达,传达的过程中必定有信息的折损。沟通分为沟通者、沟通对象以及沟通信息。

沟通者与沟通对象

初中物理知识告诉我们,如果要阻止声音的传播,可以从三个地方下手——声源、传播途径、接收方。放到人身上就是嘴、耳、脑。也许这个传播途径的概念对应到「耳」上有些奇怪,但实际上是有理由的。

闭上嘴是最为简单的防止沟通的方式,因为沟通已经被终结,信息不存在,声音不存在。耳实际上是传播途径,因为声音需要先进入耳朵,才能被大脑解读。如果我们堵上耳朵(由于受迫振动其实根本没用),那么就听不见声音。信息依然存在,但是我们对其一无所知。

而对于接收方的脑,我们是没有办法采取任何行动的。这就说明,如果不能在信息的产生和传递这两个环节中进行处理,那么信息一定会被我们解读。至于观点是否会形成,这是解读以后的事情了。这与初中物理知识不一样,初中物理知识认为,要排除噪声,可以避免噪声出现(禁止鸣笛)、防止噪声传播(隔音墙)、防止噪声被接收(堵住耳朵)——这是因为噪声是不存在信息的,堵塞噪声仅以「传不到耳朵里」为目标。

有的人既闭上了嘴,又堵上了耳朵,信息无法从他这里发出,也无法进入他的脑子里。他既不发生信息,也不接受信息,属于信息绝对绝缘体。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其实特别少见,许多人看似是闭塞,但依然能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兴致,他们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保持高度的不闻不问,对感兴趣的事情却可以发表很多观点和见解。也许对于他们来说,「不感兴趣的事情就是(至少对自己来说)没有意义的事情」?

有的人有的时候闭嘴,有的时候堵上耳朵,信息既可以发出,又可以进入,但是有的时候却不可以。这样的人很容易输出一些错误观点或者片面认知,却在当今互联网上十分常见。例如 Siri 播报奥运会金牌数目时,只播了日本前面一个国家的金牌数,然后跳过了日本,进入到了下一个——这个信息无法进入;播报中国前面一个国家的金牌数,然后跳过了中国,进入到了下一个——这个信息可以进入——「苹果怎么这副德行」?

有的人随时随地都是闭嘴的,很难听他说出一句观点,但是他又好像都听进去了。他只吸入信息,而不发出信息。一般和这样的人对话是比较费劲的,很有可能得到你预想不到的结果。例如,如果你说「今天发生了一件很 awful 的事情,我来说说......」,他的回复是「那也是没办法」。

有的人随时随地都是堵上耳朵的,但是依然可以表达出很多观点。他只发出信息,而不接收信息。一般和这样的人对话,如果他并不厉害,那么是没有意义的,因为他的所有的话都是由他自己所创造。而那些厉害的人闭塞双耳所创造的信息,依然在许多人的眼中有很大的价值,在这里不能全部否定。

以上归纳了几种对待信息有着不同态度的人,它们所参与的沟通中,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。请注意:尽管有些类型是不好的,但没有贬低的意思。在这些人之间有无数个过渡态,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对应到某一个过渡态上。

沟通信息

声音只要传播,就一定存在声源、传播途径。在沟通中,信息也是如此。如果信息在这两个过程中出现了问题,那么信息将会发生折损,但永远不会消失。而折损是误解的根本来源,因此折损是有必要被避免的。对于任何信息的传达,信息的折损 是影响准确性的最大因素。

信息源是发出信息的对象,信息的折损从这里就已经开始。对于人来说,信息最初形成于大脑,大脑需要控制手用键盘/笔把信息打/写出来,或者控制嘴说出来,本质上是将信息转化为人类语言的过程。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,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折损,这取决于

  • 大脑信息表达的能力。 如果信息表达能力太差,可能导致写出来的句子完全无法被正确理解。
  • 大脑对信息的解读方式。 如果信息被大脑错误解读,即使在大脑中形成时是正确的,写出来就有可能出现人为的偏差。正如开头所说,情绪是会影响解读的。例如,如果我想表达「这个问题好棘手」,如果解读方式发生改变,就有可能变成「真是操了这个问题真他妈棘手捂嘴笑」。解读方式不会导致大意的改变,却可以导致传达的改变。
  • 语言的本身特性或者大脑对语言的习性。 如果语言本身无法准确表达事物,那么信息将会受到严重折损。因为人类沟通的前提就是语言,如果没有语言或者语言不匹配,那么沟通不存在。例如,如果你想要表达「我很热」,用英语会说出「I'm hot」的句子,这固然没有什么问题。但是对于大脑对语言习性偏弱的人来说,这句话就有可能被他解读为不合适,因为你这是在说自己很骚。其实并不是,热天里不会有人对一个不是伴侣的人凭空这样以为。

这三个因素因人而异,因此会出现不同样程度的折损。但是一般情况下,在这一环节发生的折损很小。当然,愤怒的时候除外。因而我们会认为「冲动是魔鬼」,或者说「不要把发火的人的话太当真」,因为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在信息产生的时候产生的折损就非常的大。

传播途径是信息传播的介质,但并不仅仅是介质,还有沟通对象的解读方式。这就是「双方理解」的概念所在。解读方式大致的影响因素有

  • 大脑对信息的接收程度。 如果接收程度太低,就会发生对牛弹琴的情况。而接收程度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(常量),同样也与当时的心情有关(变量)。太过于自大的人,对信息接收程度很低,如果太低,就会变成信息源头;十分在意他人感受的人,对信息接收程度很高,在这里的折损就会被降得很低。
  • 大脑对信息的固有理解。 固有理解是大脑可以利用的现成的针对当前信息的其它信息,例如恐同的人在遇到同性恋话题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忽略观点,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,在这个时候对信息的接收率为 0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固有理解是错误的,会大大降低大脑对正确信息的辨析能力,导致得出一些不应该得出的结论。这是信息折损程度最大的情况,信息有可能根本无法被深刻理解就被拒绝。但是固有理解却是十分重要的,有助于我们针对一些日常可见的事物做出正确且快速的反应。
  • 大脑对信息的接受程度。 这是因人而异的,不同人的喜好不同,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接受程度,从而对一些触及阈值的事物产生不同于他人的解读。该接受程度会直接影响固有理解的形成。
  • 大脑对语言的解读。 如果语言出现了一些触及阈值的内容,或者表达不准确,或者接收者本身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有限,都会直接导致折损。

以上因素并不完整,还有很多会影响到折损的因素没有列出。折损会导致信息变得不准确。但是对于一些普遍认知的公理以及日常的聊天,折损并不会非常大。但是对于一些触及观点的议题,折损将会出现比较深刻的影响。如果一个人无法降低自己的折损,那么他的话久而久之会从准确变为不准确,他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也会越来越偏向主观。

过度解读

过度解读是否有意义,是存在争议的。但我认为,只要解读本身的论证逻辑没有出现问题,那么这个解读就是可以接受的。除开那些很准确的传达,一些并不那么准确的传达在不同的人眼中就会出现明显的差异。同时,如果隐晦的传达变得普遍了起来,那么几乎所有的句子都可以被过度解读,因而谜语人会让人感到疑惑,因为合理的解读太多了。

过度解读之所以过度,是因为其脱离了句子想要直接传达的「本意」,而去引申出其它的意思。这个引申的过程如果合乎逻辑,那么这个引申出的其它意思一般也并不会有太多存在性的问题,也就是说,如果对于一种传达有多个不一样的解读,这些解读的引出逻辑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,那么这些解读都是可以共同存在的,即使它并不是作者本身或者说话人本身想要表达的意思。为了避免自己说话产生多义性,就需要注意措辞,这看起来很麻烦,但是实际上作为沟通的艺术,许多人在踏入社会以后都会慢慢掌握。

过度解读存在如此之普遍,为什么还会有人被因此冠以「过度解读狂」的罪名呢?因为许多人认为「自己的话」只属于自己,解释权也仅仅在于自己;如果他人的理解不正确,自己有权利纠正并驳斥这种理解。事实并非如此,每个人都有权利对一样事物根据自己的认知作出不一样的评判,尤其体现在艺术和文学作品上,日常对话也是这样。对于这些情况,我们习惯称其为「误解」,我们需要耐心地去解释,而不是认为对方是纯粹无知——至少对方并没有抱着讽刺的态度,或者说攻击性的态度来,因而如果不耐心地对待,就显得是自己不够厚道了。在朋友之间,经过几次纠正以后,这样的默契会很快形成,但是如果环境过于多变,也许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,这就需要从自己的身上改变。

如果自己不愿意改变,他人也学不会正确理解你的观点,你的观点没有正确地传达,他人无法理解你令你不爽,他人感到疑惑不解,甚至对你产生责备——这就是过度解读的危害。

本博客的原创内容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授权
ccbysa

欢迎评论、指正或者转载。转载需遵守 CC BY-SA 4.0(署名—相同方式共享)协议。可前往 GitHub 仓库发布 Issue 进行评论(可带上 comment 的 tag 以区分)。